針對新成長,台大則默示,該案已過校內學術倫理委員會開會檢視,尊重學倫會查詢拜訪,盼爭議盡速落幕,讓新校長盡快上任。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politics/breakingnews/2332321
北美教授跨洋比對 初判管中閔論文涉違背學術倫理
管中閔、陳建良在2017年加入中研院主辦的第6屆網路與商業鑽研會,揭曉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(ECFA)政策效果評估國際商業實證》,不料管中閔今年初被選台大校長後,該論文被踢爆,與2016年暨南大學張姓學生的碩士論文《ECFA貨物商業早收清單對台灣出口中國大陸之影響:差別中差別模子之闡明》中,有20多處雷同,激發學倫爭議。
北美洲台灣人傳授協會等學者自發性比對,初步認定陳建良、管中閔(如圖)論文涉違背學術倫理翻譯(資料照)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道〕台灣大學傳授管中閔被選新校長,卻被踢爆客歲與暨南國際大學教授陳建良合寫的鑽研會論文,與張姓碩士生前年揭橥的論文有廿多處雷同,但台大認定陳、管所寫非正式論文而不處理,引學界質疑,由北美洲台灣人傳授協會等學者自覺性比對,初步認定陳、管論文涉違背學術倫理。
但是,此學倫案查詢拜訪沒法平息外界質疑,北美洲台灣人協會與台灣傳授協會今發布結合聲明,先質問若非正式論文就不在學術倫理規範之列,那未來沒有正式出書品的學術會議若何規範?學生功課剽竊若何罰?
北美傳授協會等指出,規矩學風不只是台大的事,是全體學人的事,是以構成跨科系資深教授與研究人員團隊,仔細比對陳、管論文與張姓碩士生論文,發現外界質疑非空穴來風。
查詢拜訪初判,陳管論文與張生論文有多張圖表類似,但有些圖表卻劃分在兩篇論文中寫上「作者自行清算」、「作者自行統計」,但張生援用他人部門都清晰標標示,但陳管卻無,因此公道懷疑陳管論文抄襲張生功效,雖沒法判定蓄意或過失疏漏,都已違背學術倫理翻譯
但中研院先對外宣布,研討會上的揭橥非正式發表論文,而台大在1月26日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,搜集資料後也對外表示,因非正式論文,也認為未觸及剽竊,學倫案不成立,管中閔也在臉書上發布「莫須有」三字自清。
北美傳授協會等評論,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因論文共同作者造假而黯然摒棄連任,準校長又爆發抄襲學生論文疑雲,台大不嚴厲以待、釐清究竟,卻試圖打馬虎眼,不但影響校譽,也難規矩台灣研究學風,有負面影響,更批台大在楊泮池案以後所成立的「台大誠信辦公室」形同虛設。
2018-02-04 16:37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tmp477/110139332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公司02-77260932